文史杂志网站:http://wszz.qikan.cn
全文检索
首 页
在线投稿
读者留言
刊社简介
刊社后台管理系统:
2024年第5期
手机版
语音版
原貌版
本刊论坛
本刊网络版
本刊博客
纸版订阅
读者留言
留言分类:
全部留言
|
读者来信
|
定购问题
|
稿件问题
|
其它留言
评论内容: 《越中览古》驳疑
—与李凤能先生商榷
《文史杂志》2012年第三期发表了李凤能先生的《越中览古》献疑一文(本文中简称《献疑》),《献疑》从格律和内容两方面对李白《越中览古》进行解读,得出“宫女如花满春殿”应该换成“宫女如花春满殿”的结论。观点新颖,读来让人耳目一新,收益颇多。但是里面部分内容仍然值得商榷,现结合李先生的一文从以上两个方面再进行简单的分析。
《献疑》认为李白的《越中览古》如果按照“满春殿”的字序,不仅第三句平仄不协调,而且第三句失粘第四句失对,这主要是因为李先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律诗的“拗救”和律诗“粘对”的真正指向问题。按照传统,平起入韵式七绝的平仄应该是“平平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”对于初学格律诗的人来讲,首先应该注意的是“粘 对”问题。所谓的“粘”就是指本联的出句和下一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,“对”是指同一联中第二字平仄相反。以《越中览古》为例,首联出句第二个字“王”为平声,对句的“士”字为仄声,刚好平仄相对。首联的对句第二字“士”字与第二联出句第二字“女”字同为仄声刚好相“粘”,同样,第二联出句第二字“女”与对句第二字“字平仄刚好相对。所以从粘对上来看李白这首诗是完全符合绝句要求的。
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第三句所存在的“拗救"问题。李先生《献疑》一文认为第三句第六字应该“非用仄不可”不然会“大悖格律,令人费解”。这里就忽视了古诗词里最常见的一种“拗救”问题,其实“拗救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,宋人吴可的《藏海诗话》就有关于“拗救”的论述,后来的历代诗话或者诗词评论中,几乎都有关于“拗救”问题的讨论, 但是直到清代, 这种讨论还只是停留在诗话性质的零碎的议论之上, 到了清代神韵派大诗人王士祯在谈到“拗救”时, 就精辟的指出唐人拗体诗有二种: 其一苍茫历落中自成音节, 如老杜,城坚径仄旌旆愁, 独立缥缈之飞楼. 诸篇是也; 其一单句拗第几字, 偶句亦拗第几字, 抑扬抗坠, 读之如一片宫商, 如许浑之-溪云初起日沉阁, 山雨欲来风满楼.赵嘏之-湘潭云尽暮山出, 巴蜀雪消春水来. 是也。(《分甘馀话·卷三》,虽然概括的不是很全面,也还没有上升到系统的高度,但是诗人已经开始把“拗救”进行分类了,因为这几个例子实际上是把常见的“拗救”句式已经概括出来了。现代学者王力先生结合古代关于拗救的理论和现代语法知识,系统的总结出了下3类: A本句自救(― ― ∣― ∣ ); B 孤平拗救(∣ ― ― ∣― ) ; C 对句相救,三种句式。其中又以平起入韵式第三句即《越中览古》中“宫女如花满春殿”一句为代表的A句式的“拗救"最为常见,以格律严谨著称的杜甫为例,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这种类型的“拗救”,在《咏怀古迹其一》中“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来诗赋动江关”。本来这句的平仄应该是“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”的,这其实和《越中览古》是同样的情况,出句第六字“萧”本来用仄却用了平,同时在第五字“最”平声位置用了仄,是典型的A句式的“拗 救”问题。
在诗中适当的位置用一些“拗救”不仅可以使诗歌和谐流畅,而且还能调整部分音韵与文意之间的冲突,所以很多严谨的诗词大家都喜欢在合适的位置用一下“拗救”,除了本段开头提到的那些外,同样的例子在七律中还有很多,而且不乏名句,我们单以以格律严谨著称的老杜诗为例,就有《杜甫咏怀古迹其二》:“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幽怨曲中论”,《杜甫咏怀古迹其五》:“吴主窥吴幸三峡,崩年亦在永安宫” 《江南逢李龟年》“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”。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句子。这个类型的“拗救”句式到了宋代就更加普遍了,例如陆游的《夜泊山村》:“记取江湖泊船处,卧闻新燕落寒汀。”等,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北宋诗人林逋的《山园小梅》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了,都属于这种现象,由于类似的例子很多,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。所以有人很早就有人指出这种比较典型的拗救句式是“起于唐而兴于宋”。同样的道理,这种“拗救”句式在五律就显得更加常见了,例如李商隐的《咏蝉》“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”王维的《观猎》“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”都是历代被推为佳句的作品。有人以《唐诗三百首》为例进行过统计,其中五律,有拗救的诗共40 首, 占总数的60% ; 七律中有拗救的诗共17首, 占总数的35%,其中尤其以这种A句式的拗救居多,只要细心读唐诗,这类现象是很容易被发现的。以至于很多学者认为这种句式本身就不是拗句,只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而已。其实对于《越中览古》中很早就有“战士”字与“义士”“鹧鸪飞”与“鹧鸪啼”的争议,但是很少有关于“满春殿”和“春满殿”的争议,就是因为古人读诗词 研究诗词较为深入,对这种很常见的“拗救”句式非常熟悉而已。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原诗该句的优越性。所以李先生的《献疑》一文虽然解读的角度有可取之处,但是对于“拗救”和“粘对”的具体分析,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,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,从格律的角度来看李白的《越中览古》是没有问题的。
李先生的《献疑》一文中认为第三句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应该改为“宫女如花春满殿”,对于这个观点,我们不妨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,如果按照《献疑》一文中的意思改成“宫女如花春满殿”的话,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,就是诗句出现了表达上的误差,因为“春满殿”本身已经是一个主谓宾相当完整的一个句子了,那么“宫女如花”就显得有些多余和累赘了。古人写散文都惜墨如金,更何况是写短小精悍的七绝,而且诗词创作讲究“炼字 炼句”,虽然李白才情放旷,难以像苦吟诗人那样做到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泪双流”的精雕细琢,但是像这样一句诗中中前后不谐的现象一般是不会出现的。按照原句意思,“满”作为动词,连接了主语“宫女”和后面“殿”,同时用“如花”和“春”来修饰主语和宾语也是非常恰当的,这样一来整句话便成了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,是一个流畅和谐的句子了。也使得诗歌前三句充满了高扬喜悦的氛围,为下一句“至今唯有鹧鸪飞”的巨大落差,蓄足的气势。所以这首诗读完以后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,同时又发人深思。李白年轻时在蜀中苦读,对格律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,同时也写了很多非常中规中矩的格律诗。像他的.《渡荆门送别》《听蜀僧浚弹琴》.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等作品,不仅格律和谐严谨,而且结构合理,章法严明,只是后来随着出蜀游历的丰富,渐渐地李白的诗变得跌宕起伏 才气纵横起来,较少的受到格律诗的限制,这个过程在周勋初先生的《李白评传》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。所以笔者认为这首诗中“满春殿”比“春满殿"更合适一些,不仅丰富的表达出了诗歌的内涵,也更接近李白所要表达的原意。
除了文法和意境外,针对《献疑》一文中关于“满春殿”和“春满殿”这两个字的顺序安排上的争论,以及这两种顺序对于诗歌的意境所产生的影响。我们还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,首先从单独的字意方面进行考察:“春”字有两种用法,一是形容词性质的“春”,一是时序性质的“春”。若是形容词性质的“春”,那么作为“宫女如花”的修饰语,无疑是放在“满”字之后较为合适的,因为“满”字作为一个具有连接性 强调性 扩张性的关键字,使“春”字产生一种无形中的张力。而这种内在张力不是一个单独的“春”字能够完全表达出来的。虽然,在我们的语言环境中“春”字本身就具备多义的,但是放到这首诗中,放到这个句子中,若进行调换,无疑会降低“春”字所能表达的多重意境。另外从整体句子的意境方面进行考察:“宫女如花”本身就有一种美好的暗示,如果在“宫女如花”后直接连缀“春”字,无疑“春”字更侧重于修饰“如花”的“宫女”,而对时节这样一个典型的意义多多少少是削弱了。我们从“花”和“春”以及“鹧鸪”三方面的微妙意义进行考察,“春”字在这里起到了承上“如花”和启下“鹧鸪”以及强调时节的三重意义。若放在别处“春”字则在某一方面消弱了其应该承担的三重意义。所以将“春”字提到“满”字之前,貌似整句话通顺了,实际上不仅仅语法角度讲是一个病句,而且减弱了诗歌多层次上的内涵。
古人讲绝句的创作,有“八法”之说,但大部分人绝句绝句创作时是按“起承转合”的传统章法,即第一句为起句,总叙起事,第二句承接前事,第三句点出主题,转抒己见,最后再迎合前句,升华全诗。虽然这样写能使诗更加严谨有序,但是往往也会给人过于板滞的感觉,李白的这首诗,第一句总括其事,后两句以“破吴归”为核心,进一步围绕这个内容,写到战士衣锦还乡,从年轻的宫女是如何的貌美等,通过这些典型意象,我们仿佛能想象出那个曾经饱受会稽之辱 在吴国为奴,卧薪尝胆十余年的勾践,此刻是多么的得意洋洋。但是第四句笔锋一转,写到那曾经无比风光的越王台,现在只有鹧鸪才会时不时的飞上去,叫两声,世事无常之感跃然纸上,林庚先生在《诗人李白》评价这首诗时说:“它的感染力之强,正因为它是美不胜收。”这与后来《红楼梦》里甄士隐给《好了歌》做的注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;衰草枯杨,曾为歌舞场”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可见这首诗影响之深远。全诗只有鹧鸪二字写实,但是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却是很丰富的,让人读完回味无穷。这首绝句并没有按照“起承转合”的模式去写,个人感觉清新自然 富有生气。所以清代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》对这首诗的评价“三句说盛,一句说衰,其格独创”可谓是精辟之至。这些足以体现这首诗的大家手笔,所以这首诗无论是从格律文法,还是遣词炼字上,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,而且《越中览古》虽然用的是险韵上平五微,但是整首诗却一点也不局促,而且灵动中能见章法,清新中有给人以思考,这些与李白的才华气质和作品风格是很相符的。
诗词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,历经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,不仅内容博大精深,而且体系完整严密,作为后学者,我们需要有怀疑的精神,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秉承着敬畏和理性态度,在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的前提下再来感悟先贤的智慧,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。
网友:15089253441 评论时间:2012-6-11 7:55:16
登录后对此文章发表内容
用户名:
密 码:
记住密码
注册
|
找回密码
刊社简介
|
联系我们
|
广告刊例
|
收藏本站
|
设为首页
主办:
文史杂志杂志社
Copyright◎1997-2024
技术支持,电子版全球营销
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新出网证(京)字066号
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19
京ICP备10216796号-6
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:
京ICP证060024